粵港澳大灣區:加強教育合作

粵港澳大灣區:加強教育合作

粵港澳大灣區是把香港、澳門以及廣東省9個城市聯繫起來的經濟區域。校舍設於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(簡稱: 南加大)希望通過香港辦事處以及與教育界的聯繫,把握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,發揮協同效應。

黃睿敏認為,在加州與大灣區協同發展高科技產業和研發方面,香港可以發揮關鍵作用。

南加州大學位於洛杉磯市中心,緊靠著一個匯聚全球精英的藝術、媒體及娛樂、科技、初創企業及國際商業樞紐。恰好大灣區之規劃發展重點亦與南加大所處的地區頗有相似之處。

南加大十分重視人工智能、機械人和醫療科技方面的研究與實際商業應用,大灣區也是一樣。南加大香港及華南區辦事處總監黃睿敏認為,這些都是可以拓展並擴大協同效應的領域。她說:「我們希望在這些共性上建立聯繫,而香港及大灣區在促成此事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。」

大灣區把廣東省9個主要城市與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聯繫起來,創建一個經濟區域,成為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大灣區覆蓋範圍的本地生產總值(GDP)合共達1.5萬億美元。

南加大於1880年成立,現時主校區位於洛杉磯。該校是美國西岸領先的私立研究型大學,而中國和亞太地區是其全球戰略非常重要的元素。

立足香港  放眼全球

南加大具有全球視野。除香港以外,該校還在上海、北京、台北、首爾、孟買、墨西哥城和巴西聖保羅設有辦事處,最近也在英國首都倫敦開設唯一的歐洲辦事處。該大學通過這些辦事處在各地建立教育合作關係,羅致優秀的學生,締造學術和業務聯繫。

黃睿敏談到南加大與亞太地區之間的協同效應:「南加州大學是世界上其中一所最積極向外拓展的大學。我們的香港辦事處成立於1997年,是亞太地區第一家辦事處。現時南加大在全球設有9家辦事處,我們的願景是擴大在環太平洋地區的校務活動。事實上,亞太地區對南加大非常重要。

「在2016至2018學年,南加大共有4,658名中國公民獲授本科和研究生學位,其中工程和商業學位佔60%。

「在2018年秋季常規錄取的11,738名國際學生中,有一半(5,448名)是中國公民,還未計算教職員、研究人員和交換學者。

「香港是國際服務中心,有多家世界級大學,加上本地校友眾多,也能為南加大發揮重要作用。」

黃睿敏表示,儘管目前中美貿易談判仍在進行,有意入讀南加大的內地學生人數依然很多:「據南加大的本科招生辦提供的資料,來自中國的申請在過去5年增加27%。僅在本學年,我們約有30名學生來自深圳和廣州,遠超過申請人數。」

對大灣區日益重視

中國政府公布大灣區發展規劃,至今不過幾個月光景。黃睿敏認為,大灣區的理念和目標需要時間才能扎根,不僅在中國,在國際上也是如此。

她進一步解釋說:「美國許多大學對華南地區缺乏認識。他們的國際辦事處通常設在上海或北京,之前則在香港。他們很少在深圳或廣州開展活動。不過,他們越來越注重華南地區。

「我認為,華南的教育機構再度積極與美國大學開展研究、學系、學生和科技交流。華南的學生和教育機構越來越有興趣通過交流計劃前赴美國。」

南加大認識到大灣區的重要性,該校的香港辦事處早幾年便積極推動成立南加大華南校友會。該會現已發揮關鍵作用,成為一個強大的校友社區,在深圳、廣州、廈門和南京設有分會。

南加大香港辦事處在大灣區也相當活躍,積極發展校際關係,探索潛在機遇。例如,南加大已與深圳、廣州和廈門的重點大學簽署關於獎學金協議的諒解備忘錄。該辦事處還安排南加大學生到華南地區考察訪問,以加深對大灣區的認識。

她介紹近期舉辦的一項活動:「例如,南加州大學去年安排一批公共政策學院的碩士生和教學人員到香港,與香港港鐵公司就跨境交通融合進行諮詢考察。

「學生還參加深圳市政府的會議,以便深入瞭解未來10年的跨境交通規劃。」

香港的展示作用

南加大香港辦事處每年在華南各城市參加的教育展多達20個,在香港也參加許多教育活動。

黃睿敏解釋其策略:「香港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,並且已建立起卓越教育的聲譽。南加大香港辦事處的目標就是擴大這方面的聲譽。」

南加大香港辦事處還與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密切合作,近年來也與廣東省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建立聯繫。

南加大有多達2,000名香港校友,在華南地區也有1,000多名校友。黃睿敏認為:「入讀南加大的中國學生,比例上以上海及北京等地帶為首,香港辦事處希望通過不同推廣活動,進一步提高華南和大灣區對南加州大學的注意。」

南加州大學的美中研究中心

黃睿敏強調,南加大在促進人們對中美發展關係的理解方面也發揮作用。她說:「例如,南加州大學成立了美中研究中心(US‑China Institute),隸屬安納伯格傳播與新聞學院(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)。學院其中一名主要成員、前CNN新聞記者齊邁可(Mike Chinoy)曾應香港辦事處的邀請就中美關係一題發表演講。我們要促進相互瞭解,不僅是大灣區,更要顧及整個中國。」

另外,她列舉了南加大一些在中國辦學的具體例子:「我們聯同了另外兩間大學開設了『全球工商管理』(World Bachelor in Business)。該課程是南加大、香港科技大學和意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(Bocconi University)的三方合作計劃。」

「學生第一年在南加大上課,第二年到香港科技大學學習更多有關亞洲商業的知識,其後再前往意大利。全球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在香港學習時,有很多機會認識中國。」

黃睿敏認為,大灣區各地的大學對國際化勢必越來越重視,政府官員也是如此。展望未來,黃睿敏總結道:「南加大在香港已跟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有各方面的聯繫,另外,香港辦事處正積極加強與大灣區各地教育機構及重點大學合作。我們認為,這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。」

發佈留言